最高學習法 input

最高學習法 input

乍看之下很雞湯的書名,但也簡單清晰。
對於想找答案的我,算是蠻有吸引力。
為何取名input呢?看起來和學習沒有直接關係。是我一開始最初的疑問。

就像寬哥所說,這本比較像是工具書,看完之後也有同感。
應該說是『學習法』的字典吧。本來覺得好像工具書有貶義,但看完覺得沒有。
是一本很適合零碎時間跳著看的書(比方說大便的時候…)
作者用input當作主幹來歸納學習的方法,算是有創意也說服了我。
換句話說,當你的input有效才會變成知識/成長。無效的input就是本書想避免的。

除了接收(in)以外,還需要真的(put)到腦袋永久記憶中,才算完成input

不愧是學習法的書籍,目錄就給出明確的邏輯,分為幾個部分切入
– 基本規則 : 輸入的基本規則:以輸出/分享為前提的輸入
– 讀:運用科學方法留下記憶的閱讀術
– 聽:加深學習理解程度的聆聽方法
– 看:將一切化為自我成長助力的觀察技巧
再來我認為是比較混合的分類:
– internet : 網路活用術 < 我覺得是還好 應該是我從事資訊業多年,大多是我日常技巧
– 學習:各種比較混雜的學習法
– 進階應用:激發輸入能力突飛猛進的方法 < 提供具體的一些範例做法。

看完目錄就大概可以感覺到input和學習的關聯了。
藉由『有意識』的『有邏輯』以及『腦科學基礎』的方式接受資訊(input)來學習。

既然是工具書,真的是很適合跳著看且沒有什麼負擔。不知道為何我感覺很像在看漫畫。就一樣記錄一下我認為比較讓我印象深刻的幾個東西。

另外這樣子『以分享為前提』的輸入(看書) 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學習方式。
這樣一來在一開始接受input的時候就比較有意識的自動處理最後該怎麼輸出。
自然而然大腦就會將比較多東西關聯起來,加深學習效果。

  • 學習效果和你課堂裡坐的位置成反比,前排會緊張刺激正腎上腺素,刺激感受>多巴胺分泌>增強記憶。加上坐在前排視覺的輸入更清晰,效果自然會比較好。
  • 注意天線:必須要在一開始就決定好『今天我想得到這個收穫』最後一定可以如願。如果只是抱著漫無目的的方式聽講,會不自覺的聽過就算了。最後沒有任何收穫。(『有意識』的獲取『input』)
  • 傾聽的練習:同感:『我』懂你的痛苦是同情,『你』現在很痛苦吧。這才是同感。彼此擁有共同的感覺才是同感。
  • 像『門簾』一樣的傾聽技巧:(這感覺非常適用在職場上…)
    • 傾聽前(或是跟討厭的長官同事講話前)先想像我的內心就像門簾一樣!
    • 用溫和,柔軟的方式去聽
    • 以微笑,彌勒菩薩的柔和表情去聽
    • 用輕鬆的態度聽,將輕鬆的心情傳染給對方
    • 保持中立的『情緒』,不過度投入對方的話當中
    • 認真而不過度嚴肅
    • 輕輕地避開對方的憤怒焦躁不安等負面情緒
  • (重點就是不要太走心,深呼吸我只是打工仔,用牆壁的方式去聽只會像用手打在牆壁上的痛,門簾的話就不會痛了)
  • 學習語言的時候,shadowing 跟讀,相當有用(不只是一個地方看到這個了,應該真的是很有用)
  • 聽音樂的時機:做重複性不需要大腦的作業時可聽,運動可聽,激勵心情可聽。唸書或是練習記憶,閱讀的時刻都不適合聽音樂。
  • 睡前聽古典音樂或是大自然音樂,可以增強大腦的阿法波,使人進入放鬆的狀態,更容易入睡,品質也更好。
  • 觀察的重點:
    • 輸出為前提:想著之後要寫在部落格上。觀察就會更加細緻和具有結構。
    • 練習用福爾摩斯的方式觀察:練習觀察一個人,側寫。
    • 針對『為什麼』追根究柢:透過觀察+提問,新世界會變得更加開闊。
  • 隨身紀錄『靈感筆記本』:平時的開會紀錄,閱讀感想電影感想等等寫在筆記本中,等待的時間回頭快速翻閱一兩個星期以來的紀錄。透過這種方式加深記憶。將兩週內輸『出』三次以上,改為兩週內輸『入』三次以上,就能強化記憶。
  • 多出去走走:研究指出,只是看看自然風景,讓自己處在大自然裡,就能增強大腦阿法波,刺激血清素的分泌。只要一個月當中有五個小時接觸大自然,會給身體帶來非常大的療癒效果。(也可以提升免疫力)
  • 閉上眼睛!讓大腦休息!(我超愛這個)休息的時候,讓大腦從看和讀當中解放!閉上眼睛大腦開始休息就會開始產生阿法波,不然就都是背塔波。
  • 對於使用手機的建議們:
    • 關閉手機的通知:太多通知會使得工作效率大量下降(這我在別本書也看過類似概念,總之就是block一個時間看所有工作上的事情,不要不斷地polling 看有沒有訊息。
    • 別把手機帶到睡覺房間(這感覺應該可以試試看)作者認為睡前十五分鐘是大腦在準備儲存今天重要訊息的時刻,如果拿來滑手機很浪費。
    • 不隨身攜帶充電器:這樣就會怕最後無法打電話而減少使用手機的時間!
  • 資訊太多,且只能依賴專家判斷,所以只需要追蹤值得信賴的專家即可(就像我看書就跟著專家看的意思,真的是可恥但有用
  • 遇到不懂的,立刻上網找答案:這是自我成長的基本法則(現在則有chatGPT真的是很誇張的方便,都這麼方便了還不求甚解就說不過去了)
  • 關於分享:可以造福他人,又可以自我成長的輸出!(以分享為前提的輸入)持續分享有趣的文章,你的推特臉書就會變成豐富的靈感手冊。
  • 分享之後得到回應,接著再回覆這些回應,就能輕鬆達到『兩週內輸出三次以上』的目標,留下深刻記憶。
  • 用相片做筆記:(這就是我本人現在在使用的方式)真的很方便!
  • 當場敲定和重要人物的下次見面時間!如果遇到感興趣的人,一定要當場和對方約好下次的見面。(長大了以後更體會這一點,與其和一百個人見面一小時,不如十個人見面時小時)
  • 不需要和每個人關係都很好:人類時間有限,不如多花時間在自己想親近,感興趣的人相處。(這也是一個很需要常常提醒自己的東西,雖然無法適用在上司的情況下,至少身邊的朋友家人自已要謹慎分配心力
  • 主動娛樂和被動娛樂:提高專注力,設定目標,提升技巧的才是主動娛樂。根據不同的方式來做娛樂也是可以把被動娛樂變成主動(通常那些對於自我成長無幫助的都被列到被動娛樂,但我其實也覺得不需要這麼累吧,抓個七三分也許就可以,放輕鬆也是必要的)
  • 到住家附近走走:到沒去過的地方走走,可以促使大腦分泌引發『靈感』的神經傳導物乙醯膽鹼。所以也是一種『想像力創造力』的鍛鍊。只要踏出舒適圈,就會有發現和成長(就像想不開的我換工作一樣)
  • 旅行的時候盡可能每天做輸出:旅行的小體驗很快就會忘記,一定要每天做輸出,就算不是文章,也可以詳細記錄感動時刻。
  • 睡前小酌:是造成睡眠障礙的原因。喝酒雖然多少可以幫助入眠,但會妨礙持續睡眠,睡眠品質也會變差無法消除疲勞。大概是喝完酒後兩小時睡覺就比較沒問題了。(這也是第一次聽到,有用的豆知識!之前真的都以為可以助眠,但實際上體驗都是睡不好沒錯)
  • 下廚可以活化大腦:下廚結合了幾項複雜的作業,削皮,等等都需要靈巧的雙手。演奏樂器,手工藝,下廚這些與雙手靈巧度和複雜度有關的簡單作業,對預防失智症有很大幫助。(對於專案管理也很有幫助,庫存管理,forecast管理,如何排程,如和抓量哈哈哈)
  • 精煉化記憶法(這在多本書籍中都提到,都是差不多的概念)
    • 附加:添加『背景』『意義』『事前資料』追加情報量(加點顏色著色)
    • 關聯:和類似的資訊做連結,進行對照,比較。或和已知資訊連結。
    • 換句話說:轉換成其他的說法或自己的說法,做重點摘要。用自己的話向他人說明。
    • 故事化(又來了!):諧音!追加可以想像的情景。透過淺顯易懂的方式向他人說明,達到故事化來記憶!
    • 整理,彙整(系統化):圖表,層次化。分組。善用心智圖。
    • 視覺化:善用照片圖片和插圖。使用圖片的記憶程度好上六倍。(本書也有很多插畫,就是一種實踐和演示)
    • 審查:針對自己所學的自問自答。陳述自己的意見和感想,以自己的方式分析,洞察,思考問題。針對疑問調查,解決疑問(和前面搜尋互相呼應。不懂就查,可以加深印象也可以自我成長)
  • 在會議進行和結束之後,寫下自己的意見和疑問。
  • 輸出最好的時間點,就是輸入之後的當下:以看電影舉例,就是看完電影的時候。
  • 把大腦記住的東西,什麼都不要看的提取出來。這種稱為提取練習。(感覺有難度,但想表達的就是『提取』才是所有事情的關鍵,一直輸入但是沒有提取是沒啥用的也記不住)
  • 曼陀羅計畫表mandalachart:分成八個大項目,每個再分成八個小項目的分類法。協助整理內心思緒和建立有效的『輸入雷達』只接收重要且有興趣的資訊(這有點多64耶,但似乎是一個不錯的整理思緒方式,先留著做紀錄)
  • 學習不能貪心:(原子習慣又來啦,讓目標輕而易舉)大腦一次最多只能處理三個情報。每次學習要把目標鎖定在『三個發現』上,大腦就會開啟『注意的天線』提高專注力,發揮最大學習效果。
  • 隨時把3放在心上,不是一次學會全部,而是一次三個,下次看又三個,就這樣一直疊加下去,只要一次三個好好的做,反覆的輸入和輸出,一定可以獲得持續的成長。
  • 想要記住什麼東西,善用『運動中』最好!(看來我應該要把教學取代音樂)
  • 改變場所可以刺激大腦海馬迴的『位置細胞』Place Cell 透過改變場所轉換心情,也可以恢復專注力。讓工作變得有效率。
16 Views
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